亚太瞭望台
近日,央视和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共同报道了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:中国人民空军歼-10C战斗机在模拟空战中成功“击落”了隐身战斗机。鉴于歼-35A隐身战斗机刚刚列装不久,外界普遍猜测,此次被歼-10C成功制伏的,极有可能是歼-20隐身战斗机。 这一官宣,意义深远,不仅彰显了歼-10C的卓越战力,更在国际战略层面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。
此次模拟空战的成功,并非歼-10C单打独斗的结果。其作战流程精妙绝伦:歼-10C的火控雷达未能直接探测到目标隐身战斗机。面对这种情况,它迅速呼叫友军歼-10C进行协同作战。 多架歼-10C以巧妙的战术配合,利用各自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对目标区域进行多角度扫描,最终成功引导空空导弹锁定并击落目标。导弹在最终阶段“睁眼”,开启弹载雷达完成精确打击,整个过程环环相扣,体现了中国空军战术体系的成熟与高效。
展开剩余65%此次演习成功的关键在于两个方面:其一,歼-10C自身配备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具备一定的隐身战斗机探测能力;其二,现阶段的第五代隐身战斗机并非全向隐身,多架歼-10C从不同方位进行扫描,大大提高了发现概率,突破了隐身战斗机的防御盲区。
官宣这一消息的战略意义不容忽视。首先,它向世界展示了歼-10C战斗机依然处于巅峰状态,继续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。当前,美军、日本和韩国均已装备F-35隐身战斗机。在美日韩联合进行的涉华军事推演中,普遍认为只有第五代隐身战斗机才能有效对抗第五代隐身战斗机。 然而,歼-10C的成功“击落”隐身战斗机,打破了这种论断,表明中国空军在现有作战体系下,拥有对抗第五代隐身战斗机的能力,这将显著增强中国对美日韩第五代战斗机机队的威慑力。
其次,此次官宣也起到了为歼-10CE外贸型战斗机宣传造势的作用。 虽然巴基斯坦空军在今年五月的印巴空战中,利用歼-10CE成功击落了包括“阵风”在内的多型印度战斗机,取得了辉煌战果。但这些被击落的都是第四代非隐身战斗机。随着第五代隐身战斗机在国际上的普及,潜在买家开始担忧歼-10CE面对F-35等隐身战斗机时的胜算。此次官宣有效地消除了这些顾虑,表明即使没有第五代隐身战斗机,购买歼-10CE也能具备反制对手第五代隐身战斗机的能力。
当然,歼-10C对抗隐身战斗机的能力,也与配套作战体系的完善程度息息相关。 与空警-500预警机和歼-16D电子战机等协同作战,将显著提升歼-10C的反制能力,形成强大的体系对抗优势。 这次官宣不仅是一次技术实力的展示,更是一次战略威慑的宣示。
"
发布于:四川省同辉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